1. 水边
紧靠水边的职务配置,是水面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园林要素组合的艺术构图对水面空间景观起着主要的作用,它必须简历在选择耐水湿的植物材料和符合植物生态条件的基础上,再进行美学的配置形式,方得以成功。
(1)水边植物配置艺术构图
①林冠线。植物配置不仅产生郁密的绿色屏障,而且产生高低起伏的林冠线和争相斗艳的丰富色谱。植物配置时要重返呢发挥这些艺术因素的感染力。
分类植物的不同形体组成风格各异的林冠线,或圆弧柔和,或尖耸挺直,运用这些线条既要考虑整个园林的风格,又要斟酌景区环境的特色,在贴切与协和中创造出深奥的意境。如杭州西湖阮公墩上香樟的大圆弧与垂柳的小圆弧共同协奏出一曲优美的乐章。南京药物园池边的水杉,林冠线尖挺直立,与现代公园的环境也很协调。
②透景线。水边的植物并非一味地浓密郁闭,而应遵循“嘉则收之,俗则摒之”的原则,可人的风景要通过疏朗的植物间隙透逸出来。这时树木便起到框景的作用,使被透的景色和观赏者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如杭州西湖白堤上的桃柳相间成景,但不拥塞,在间隙中能观赏量变碧波上的游船和对岸的景色。
③色彩构图。色彩靠相互对比烘托才显艳丽丰富。由于水色青碧偏绿。与绿色植物同巍峨绿色系列,所以要用其他色彩丰富的植物来点缀美化。如杭州花港观鱼园内水池岸边的千厥菜,盛夏花开,串串紫花溶漾湖中,与游鱼相映成趣。砸如苏州艺匍池边布植石榴、红枫、银杏、一串红等。秋天,色彩纷呈,倒影池中,丰富和谐。其他植物如紫薇、枇杷、樱花、海棠、茶花、棣棠等,都宜植于岸边。
由于水平面平直,“文如看山不宜平”,植物配置同样在平面和立面上都应有远近高低等错落变化。苏州天平山湖岸高耸的枫香,横出的乌桕,或疏密有致,或远近变化,丰富了水体景致。

苏州天平山湖岸
(2)驳岸的植物配置 园林中水岸的处理直接影响水景的面貌。水岸可有缓坡、陡坡甚至垂直出跳。按驳岸的形式,可以有自然式和规则式两种。自然式的驳岸有自然的曲折、高低等变化,或以假山石堆砌而成。规则式的驳岸系以石料、砖或混凝土等砌筑的整形岸壁。
①自然式。自然式土岸边的植物应结合地形、道路和曲折的岸线,配置成有远有近,疏密有致的自然效果。英国园林中自然式土岸边的植物配置,多半以草坪为底色,种植大量的宿根球根花卉,引导游人到水边赏花。若须赏倒影,则在岸边植以大量花灌木及姿态优美的孤立树,特别是变色叶树种,可在水中产生虚幻的斑斓色彩。如杭州植物园山水园的土岸边,植物高低错落,水中倒影颇具自然之趣。
②规则式。规则式的石岸线条生硬,应用柔和的植物造型来破其平板,使画面流畅、生动。如杭州西泠印社竹阁、柏堂前的莲池,池壁缠满络石、学历等植物,使僵直的石壁有了自然的生气。自然式石岸的岸石,有美有丑,植物配植时要本着露美遮丑的原则进行。
(3)水边绿化树种选择 水边绿化树种,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耐水湿能力,另外还应符合设计中构图的要求。我国从南到北常用的水边植物有:水松、葡桃、小叶榕、高山榕、木麻黄、椰子、蒲葵、落羽松、池杉、水杉、大叶柳、垂柳、旱柳、乌桕、苦楝、悬铃木、枫香、枫杨、三角枫、重阳木、柿、榔榆、桑、柘、柽柳、梨属、白蜡属、香樟、棕榈、无患子、蔷薇、紫藤、南迎春、连翘、棣棠、夹竹桃、桧柏等。
2.水面
水面在扩大园林空间感觉的同时,还须有自己可观的内容,尤其是面积较大的水域,应配置水生植物,既扩大绿化面积,又有一定的生产价值。
(1)水面景观类型
①成片布满型。在小池或水池的某一区域,全部分布某一水生植物,漫漫一片,蔚为壮观。如浙江林学院图书馆前池塘内铺满绿萍,好似一块绿色的地毯。苏州虎丘的环山河上喜旱莲子草漫覆半条河面,极富野趣。杭州曲院风荷湖上一边,全是荷花,盛夏,产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观场面。

曲院风荷
②部分栽种型。按水面的情况灵活配置水生植物,若作近观,则栽于路边。如杭州中山公园通向西湖天下景的九曲桥边,睡莲贴近岸边,细小花朵历历可数。或用植物表达园林意境,如苏州拙政园留听阁边的池中植以荷花,深秋,“留得枯荷听雨声”。若作远赏,则可选株高品种,如荷花、芦苇等。

拙政园荷花
(2)倒影 水平如镜,天光山色尽映水中,倒影不仅倍增景色,扩大空间,而且随天气变化,动静异形。风平浪静,琉璃清澈,克隆水上景色。“风乍起,吹皱一江春水”,倒影动摇模糊。大风急雨,倒影全隐。